农业部十项措施保农产品价格稳定
来源: 发布日期:2011-12-14 点击数:3971次
针对近年来部分鲜活农产品市场的剧烈波动,近期,农业部认真分析农产品市场形势,将采取十项措施,促进农产品价格稳定。
据新华社消息 针对近年来部分鲜活农产品市场的剧烈波动,近期,农业部认真分析农产品市场形势,将采取十项措施,促进农产品价格稳定。
一是扩大蔬菜生产信息监测覆盖面。2011年,农业部启动了蔬菜生产信息监测预警工作,在200个重点县,监测20种蔬菜的播种面积、产量、上市档期及产地批发价等生产信息。
二是及时开展蔬菜生产技术指导。农业部将组织专家组于2011年12月中旬赴海南、广西等南菜北运生产基地及陕西、甘肃等设施蔬菜生产基地,2012年6-8月份赴贵州、云南、甘肃、山西等西菜东调蔬菜生产基地,指导农民合理安排生产,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结构、分期播种、均衡上市。指导农民加强田间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同时,强化防灾减灾工作,将灾害损失降低到更低程度。
三是推动调整完善生猪调控预案。修订完善预警指标和调控措施,切实增强预案调控的针对性和主动性。加强生猪生产和价格动态监测,及时掌握母猪存栏和商品仔猪的补栏状况,适时预警。
四是研究加强肉牛、肉羊生产监测。进一步完善肉牛生产监测方案,开展肉羊生产监测试点工作。以主产省主产县监测为重点,在全国选择50个肉牛主产县、100个肉羊主产县,动态跟踪监测肉牛肉羊存栏、出栏、母畜生产、成本收益等情况,为制定扶持政策、调控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五是加强水产品市场监测和信息服务。开展多种形式的产销对接活动,组织水产批发市场、超市等上门采购,实现水产品均衡上市。
六是提升水产养殖防灾减灾能力。积极推进池塘标准化改造,努力提升水产养殖综合生产能力,逐步形成社会多元化投入的长效机制。
七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订单合同履约率。扶持龙头企业搭建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培养农业产业化发展急需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提高龙头企业负责人队伍素质。
八是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支持力度,做大做强"农超对接"主体,支持专业合作社增添冷链体系、检验检测、包装分级等设施设备,提高合作社标准化生产和规范化管理水平。
九是推动建立县级农业部门信息监测预警机制。重点研究推动产销信息监测预警工作,依托基层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强化面向农户的信息采集与供给,建立部省县分级负责的产销信息监测预警工作体系,定期采集鲜活农产品生产、流通和价格信息,及时发布全国汇总信息。
十是推动提升生产者营销能力。加大产销衔接工作力度,全面提升生产者的综合营销能力,培育一批农产品营销大户,带动农产品产地市场营销体系建设。同时,重点加快提升县级农产品公共营销服务能力,为农产品营销大户开展经营活动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
- 绿豆糕的做法有哪些 2021-03-31
- 北京食用牛羊肉将挂“身份证” 生产日期厂家等可追溯 2017-07-15
- 平山市食品生产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推进会顺利召开 2017-07-14
- 伊利2091项专利技术造就品质乳企 2017-06-29
- 2018年全球乳品替代饮料市场将达160亿美元 2017-06-28
- 来自佛山客户的茶饮料生产线-设备安装调试展示-惠合机械 2017-06-27
- 罐头食品怎么开 2017-0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