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显示中国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仅46%
来源: 发布日期:2012-05-09 点击数:1944次
记者8日从全国水资源工作会议上获悉,中国将采取一系列措施,落实更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具体包括抓紧分解“三条红线”控制指标、加快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加快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工程建设、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修复等。
统计显示,目前中国用水总量已突破6000亿立方米,占水资源可开发利用量的74%,年缺水500多亿立方米,近2/3城市不同程度缺水。同时,用水方式粗放,全国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仅为46%。
今年年初,中国出台关于实行更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明确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
意见提出,到2030年,全国用水高峰时用水总量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用水效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40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以上,全国主要污染物入河湖总量控制在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范围之内,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
水利部部长陈雷在会议上表示,要抓紧分解“三条红线”控制指标。尽快完成分省指标的确认,并逐级分解到市、县两级,确保年内建立起覆盖流域和省市县三级行政区域的红线控制指标体系。做好先期启动的25条重要江河水量分配工作。加快完善用水定额指标体系。抓紧对水功能区水域纳污能力进行复核,提出各流域区域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意见。
同时,要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加快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严格规划管理、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审批,实行地下水取用水总量和水位双控制度,尽快核定并公布地下水禁采和限采范围。加快推进节水技术改造,把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
陈雷指出,要加快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工程建设、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修复。加快大中型水库和西南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因地制宜建设城市应急备用水源。深入开展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切实加强重要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江河源头区和湿地的保护。
此外,要大力推进水资源管理法制化进程、强化水资源监控能力和科技支撑、不断创新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机制。会同有关部门尽快制定出台更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记者于文静)
- 绿豆糕的做法有哪些 2021-03-31
- 北京食用牛羊肉将挂“身份证” 生产日期厂家等可追溯 2017-07-15
- 平山市食品生产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推进会顺利召开 2017-07-14
- 伊利2091项专利技术造就品质乳企 2017-06-29
- 2018年全球乳品替代饮料市场将达160亿美元 2017-06-28
- 来自佛山客户的茶饮料生产线-设备安装调试展示-惠合机械 2017-06-27
- 罐头食品怎么开 2017-06-22
